首先,非常感谢百家号这个平台,让我有机会记录一些人生经历跟大家分享,作为80后的一员,早已进入而立之年,上有老下有小已是生活常态。为了顺应当下社会发展,紧跟时代的步伐,维系好一个家庭,每天都是努力再努力的工作,任重而道远。人生如梦,转眼已过三分之一。闲暇之余,想想童年之趣事,也不失为放松心态的一种方式。
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。出生在一个普通教师家庭,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,母亲是一名自由职业者。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。父亲虽然是一名教师,但在80年代,当时的工资水平低,勉强维持家用开销已属不易,很少有钱结余。而且父亲当时又在进修学习,以提升业务教学水平,为了能更好的胜任工作岗位。母亲在家务农,春耕秋收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
记得上幼儿园那年我才六岁。那个时候我们不叫幼儿园而叫学前班。跟随父亲在镇上的小学住校学习。学校是两层楼的砖木结构,教室大概有20间左右,总共分为6个年级外加学前班。空余的教室会给离校远的老师当住房使用。此外,学校还设有乒乓球场、篮球场、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。作为80年代的乡下学校来说,实属不易。学校有老师不超过10人,
学生大概100人左右。生源少,师资力量薄弱。有的老师要兼顾几门课的教学,兼顾几个班级。辛勤园丁的真实写照。
还记得我们那时的学前班老师姓曹。是一名女教师。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,可谓是书香门第好像人生的所有第一次,都难免会紧张,然而又带着一丝期待。学前班开学的第一个早晨,父亲帮我整理好书包。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。之后我塞了一盒饼干进书包之后才跟着父亲下了楼。父亲领着我到了教室,把我交给老师之后就离开了。
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。出生在一个普通教师家庭,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,母亲是一名自由职业者。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。父亲虽然是一名教师,但在80年代,当时的工资水平低,勉强维持家用开销已属不易,很少有钱结余。而且父亲当时又在进修学习,以提升业务教学水平,为了能更好的胜任工作岗位。母亲在家务农,春耕秋收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
记得上幼儿园那年我才六岁。那个时候我们不叫幼儿园而叫学前班。跟随父亲在镇上的小学住校学习。学校是两层楼的砖木结构,教室大概有20间左右,总共分为6个年级外加学前班。空余的教室会给离校远的老师当住房使用。此外,学校还设有乒乓球场、篮球场、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。作为80年代的乡下学校来说,实属不易。学校有老师不超过10人,
学生大概100人左右。生源少,师资力量薄弱。有的老师要兼顾几门课的教学,兼顾几个班级。辛勤园丁的真实写照。
还记得我们那时的学前班老师姓曹。是一名女教师。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,可谓是书香门第好像人生的所有第一次,都难免会紧张,然而又带着一丝期待。学前班开学的第一个早晨,父亲帮我整理好书包。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。之后我塞了一盒饼干进书包之后才跟着父亲下了楼。父亲领着我到了教室,把我交给老师之后就离开了。
伤感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