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
建议: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
对于如何预防校园犯罪案件的发生,相关专家表示,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,训练未成年人合作、尊敬他人、善于请教问题、自我冲动控制等,降低因“琐事”引发犯罪的概率,从未成年人自身遏制各种欺侮、伤害案件的发生。
此外,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应当共同培养未成年人从小树立安全意识、防害意识。对于低龄儿童,应教导认识自己的身体,告诉孩子有权拒绝他人触摸隐私部位,当遇到侵害危险时,如何选择简单易行的方法;培养未成年人预测、判断、回避危险的能力,比如危险人物的识别、危险处境的判定、危险冲突的协调技巧等。
新闻多看点
NEWS MORE
国外是如何对待校园暴力的?
2015年3月,在美就读高中的十几名中国学生,因琐事对另一名中国留学生进行了长达7个小时的殴打。随后,受害者报警,3名未成年人被捕,其中一名嫌犯的父亲还因为意图贿赂受害者被捕。此案提起公诉。今年1月5日,
3人被判获刑6至13年不等,刑满后将被驱逐出境
。
△2015年6月,涉嫌殴打同学的3名中国留美学生在庭审现场
同样是中国学生,在国内对同学拳打脚踢、人格侮辱等行为,早已让人看得麻木。许多新闻只是报道事件的发生,很少有后续跟踪报道的。而美国法律对留美中国学生“冷酷无情”,甚至连金钱都不屑一顾,把打人学生父亲行贿也当作犯罪判刑。
针对这一判决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,超七成的国内网民认为“大快人心!虐待者罪有应得!”还有超两成网民认为“判轻了!应该终身监禁!”认为判重了的只有1%。
显然,网络舆论支持的是用刑罚教育施暴的学生,而未必是美国的法律。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姚建龙教授指出,在我国,涉及校园暴力,如果是成年人,将面临故意伤害罪、强制侮辱罪、强制猥亵等指控;但如果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欺凌行为,我国现行法律没有非常有效的干预措施。这是我国法律的一个非常大的漏洞。但是,惩罚本身并不是最有效的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,还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,进一步完善以教代刑的机制。